在医院工作过程中, 手术器械属关键性医疗器械,它基础材质多为碳素钢(Fe),碳素钢在空气暴露下容易氧化锈蚀,为了防止器械生锈,生产商在其表面覆盖一层防锈功能和金属光泽度好铬,有效阻止器械的铁(Fe)原子与氧气接触,使器械可以重复安全使用;只有在铬层受到破坏后,器械才有生锈可能。日常中除了少数闲置器械长时间与空气接触所造成自然氧化生锈外,最主要生锈来自有机污染物、血液、蛋白质等所含盐类与碘类附着在不锈钢表面,这些污染物从开始接触不锈钢的那一刹那,就开始破坏不锈钢表面这一层层的铬,器械就出现锈斑。
手术器械由于使用频率高, 部分器械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其轴节和齿槽等部位常有生锈的现象。不但会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医院感染隐患【1】。而在重复使用处理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是造成器械铬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2】。
1 器械生锈原因
1.1 器械使用后没能及时冲洗,血液中的氯化钠和血红蛋白对手术器械表面造成即时腐蚀。
1.2 使用后器械没有及时回收,导致器械暴露于空气中过久,引起氧化生锈。
1.3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以防止血液凝固,生理盐水中氯离子对器械造成腐蚀。
1.4 在器械处理过程中,纯水氯含量过高或冲洗不干净具有腐蚀性。
1.5 清洗不彻底:器械使用后都可能沾染大量的血液或组织液类的有机污染物,血液中含有血色素,是铁的化合物。血液中还有氯化钠,它对所有的不锈钢都是强烈的侵蚀化合物。这两种物质一旦接触器械,都会马上开始造成侵蚀。同时器械上有机污染物因为干沽造成清洗困难,形成长时间的腐蚀,后续的高温高压灭菌过程更加速了腐蚀作用。据统计,此类腐蚀占手术器械生锈总量的50%以上【3】。
1.6 器械清洗方法不正确:在现实操作中,违规操作比较普遍,如擦洗器械上干涸污染物时使用钢丝球或硬毛刷,导致器械铬层被损伤;再就是在使用除锈剂进行除锈后,又未做有效的防锈处理,结果造成器械产生更严重二次锈蚀乃至报废【4】。
1.7 化学消毒剂的有毒残留和腐蚀性:所有化学消毒剂都具有毒性和腐蚀性,人体若长期接触消毒剂容易产生一定的危害,甚至严重时会造成皮肤以及黏膜损伤,有潜在的职业危害。消毒剂浓度掌握不好,对器械有腐蚀作用。
1.8 潮湿的表面:手术器械经过清洗消毒的过程后,一旦残留在器械表面的水膜吸收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如常见的氯化物,立刻形成化学电解液,氧化膜保护层被破坏,失去保护的钢材裸露于空气,氧化作用立刻进行,器械开始“生锈”了。
2 对策
2.1 手术器械使用后必须立即做初步处理:多酶清洗,防锈处理。器械初步处理的时间越拖延,器械被腐蚀生锈越严重,处理的成本也越高【5】。如客观原因不能立即进行预处理的,应做保湿处理,防止污染物干固后增加清洗难度和加速对器械的腐蚀。
2.2 进行器械分拣时,需将有锈迹的器械拿出单独处理,防止锈迹传染。
2.3 清洗器械的过程中应避免损伤铬层,须使用专用的工具和适合的清洗剂,并且应严格按规程操作。
2.4 水质控制:在清洗后的最后漂洗环节尽量采用去离子水(无氧化作用水)。
2.5 应严格控制浸泡器械的消毒液的浓度及浸泡时间,防止损坏器械;消毒后还应彻底漂洗,使器械上的残留化学消毒剂毒性降到安全水平。
2.6 清洗消毒后的器械必须保持不锈钢表面的干燥。
3 除锈处理
恰当的除锈处理可以使锈蚀轻微的器械恢复原样,对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风险都具有积极作用。但除锈剂对器械的铬层也有不同程度的氧化腐蚀作用,因此,在进行器械的除锈时需按使用说明谨慎操作。
3.1 选用恰当的医用除锈剂,严禁用工业除锈剂对器械进行除锈处理。
3.2 只对器械有锈迹的部位进行除锈处理,不可将整件器械浸泡于除锈剂中,避免除锈剂对器械无锈部位的损伤,影响器械的使用寿命。
3.3 严格掌握除锈剂使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3.4 除锈处理后的器械应用清水充分漂洗,以清除除锈剂在器械上的残留。
4 总结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各种医疗器械清洗维护产品越来越广泛地被医疗机构所采用,使得医疗器械彻底清洗维护以及生锈器械的再利用得以保证,对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风险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器械除锈本身也具有风险性,不应将除锈作为器械的日常操作,不正确的除锈可导致器械立即报废,同时影响器械的清洗质量,直接影响着消毒灭菌效果:任何残留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都会妨碍微生物与灭菌媒介有效接触,且会产生细菌的保护膜而影响灭菌效果,导致所有消毒灭菌的失败;从而导致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
各种手术器械使用频率较高,磨损度也高,同时由于接触血液等有机物几率也高,所以使用后的器械尽早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器械清洗质量,而清洗除锈后的器械进行防锈润滑保养的处理,能保障器械在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延长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提供合格的灭菌器械,是减少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